首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(本館)
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(本館)
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是民國66年公布的國家12項建設文化建設計畫中,三座科學博物館最先實現的一座。 本館建館目標有二:闡明自然科學之原理與現象,啟發社會大眾對科學之關懷與興趣,協助各級學校達成其教育目標,進而為自然科學的長期發展建立基礎。收集全國代表性之自然物標本及其相關資料(包括人類學遺物),以供典藏、研究,並為展示及教育之用。 ※請注意:入場太空劇場與立體劇場,需另外以一般票價購票。

店家資訊

本館以科技整合、生活化、藝術化及以人為中心之主題展示,分四期建設完成。各期設施及展示主題分別為「第一期:太空劇場、科學中心,第二期:生命科學廳,第三期:人類文化廳,第四期:地球環境廳」。

 

科學中心在於鼓勵觀眾動手操作並主動參與,引發探討的興趣。藉由科學性、挑戰性、娛樂性及探索性之展示及活動,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。1F的太空劇場於1986年開幕,擁有台灣第一座完全沉浸包覆的IMAX大型圓頂劇場,以及GOTO公司的光學星象儀投射的近乎真實星空,帶給台灣民眾迥異於以往的全新科學學習體驗。

 

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,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。從生命的起源,栩栩如生地介紹各種生命型態的崛起、演化與適應及探討人類的生、老、病、死,有些生命在演化過程中甚至走向滅絕。

 

人類文化廳以世界文化、中國的科學文明及大洋洲為總主題,涵括中國醫藥、中國的科學與技術、農業生態、古代人說故事、漢人的心靈生活、大洋洲及台灣南島語族等七個主題。可以見識到我們前人的智慧發明,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。

 

地球環境廳包含鳥瞰劇場、環境劇場及立體劇場,以及微觀世界、芸芸眾生、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,以及涵蓋地動驚魄、足下寶藏、瀛海探奇、人與環境、物種保育等主題的劇場教室。

 

植物園以臺灣低海拔具有的特色生態和熱帶雨林為展示主題,細心挑選仔細檢視臺灣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生態區造景,並表現景觀的趣味及特色。

 

※請注意:入場太空劇場與立體劇場,需另外以一般票價購票。

店家地址 404台灣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
連絡電話 04-23226940
營業時間
備註 ⮚ 週一休館 (寒暑假期間、國定假日及補假日則照常開放)
⮚ 除夕休館、年初一部分開館

位置資訊


相關連結